2011年8月12日下午,“2011国际汉语教育新形势下的教师培养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宾馆隆重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承办。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为开幕式致辞。杨校长认为,与普通高校相比,中央电大走了一条很不相同的路。这得益于国家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经验,也得益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这个团队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力为开幕式致辞,她认为,此次,中央电大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国际汉语教育新形势下的教师培养论坛”,这是双方利用共同的资源优势和实践经历,研究和探讨如何解决新的形势下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教师、教材等瓶颈问题,与专家和学者们共同集纳更多的思想、智慧与经验,为实施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和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强教育国际交流的精神做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通过视频为大会开幕式致辞,他表示,教师问题是“三教”问题中的首要问题,而教师的培养要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着手。教师要具备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外事交往、科研创新等能力并掌握语言学、教学法、二
语习得、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历史、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知识。
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通过视频为论坛致辞,他表示,本次论坛以创新为宗旨,着重探讨目前国际汉语教育中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有志于为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搭建交流的平台,为讨论包括国际汉语教师继续培训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召开此次论坛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梁小庆为开幕式致辞,简介了中央电大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这十几年来,在对外汉语电视教学、对外汉语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研发、创办孔子学院和搭建国际汉语教育远程教学平台等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
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做大会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公共外交、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这一题目从新的角度阐释了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模式、方法和要求。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熊玉珍教授做大会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信息技术支持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研究》。熊教授全面论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环境下的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基于网络的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基于网络的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三种模式。
中山大学周小兵教授做大会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教材库建设与教师培养教材的系统考察》。周教授对建设国际汉语教材库的意义与策略、全球汉语教材概况与思考进行了说明,并从资源类型、教材分类、适用对象、出版社与出版时间、问题与思考五方面对教师培养教材的系统进行考察。
北京语言大学张旺熹教授做大会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关于国际汉语师资培养的几点思考》。张教授认为,要走一条国别化国际汉语师资的中外联合培养之路,也要充分认识海外华人华侨作为国际汉语师资的价值。
北京大学王若江教授做大会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关于汉语教师国别化培训的思考》。王教授阐述了国别化汉语教师培训的现状分析、必要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并强调不同国家对于汉语教师、教材、教法的要求要和我们的汉语教师国别化培训相匹配。
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做大会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李教授从《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出发,对部分标准进行讨论和阐释,其风趣幽默而又耐人深思的演讲不时博得在场专家的掌声,欢笑之余,留下了很多思考。
在当前国际汉语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形势下,本次论坛针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广大同行的教师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旨在于推进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好“教师”这个瓶颈问题。同时,论坛也希望能为国际汉语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海内外高校间的合作互动搭建了一个平台,促使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工作更上一层楼,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原文链接:http://forum.myechinese.com/2011/2011/08/22/2011%E5%9B%BD%E9%99%85%E6%B1%89%E8%AF%AD%E6%95%99%E8%82%B2%E6%96%B0%E5%BD%A2%E5%8A%BF%E4%B8%8B%E7%9A%84%E6%95%99%E5%B8%88%E5%9F%B9%E5%85%BB%E8%AE%BA%E5%9D%9B%E5%9C%A8%E4%BA%AC%E9%9A%86%E9%87%8D/